新闻资讯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初审: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将作原则性规定

中国人大网 图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提交初次审议。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黄海华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成立了法典编纂领导小组和有关方面同志组成的工作专班。赵乐际委员长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对做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和形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研究部署。一年多来,工作专班在常委会党组和法典编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扎实开展法典编纂工作。经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黄海华介绍,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通用性制度规范,集成优化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规范,统领协调生态保护法律制度规范,对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作出原则性、引领性规定,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法律责任制度等。

“编纂出一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生态环境法典,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国内外高度关注。”黄海华进一步指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既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也不是完全的新立新定,而是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对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机制和规则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增强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他说,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目前采取了适度法典化的模式,对现行有效的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分情况处理:一是,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和有关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等全部纳入法典中,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编订纂修。二是,将现行有关流域、区域、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生态系统方面和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择其要旨要则纳入或者体现到法典之中,使法典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兼容性。三是,适当考虑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法治需求,填补法律空白,作出一些原则性、引领性规定,体现法典的时代性、前瞻性。 

  • 昔日网红包包BY FAR中国公司被“限高”
  • 美国司法部长:将起诉阻挠政府议程的其他法官
  • 2025新澳门今晚开什么?揭秘澳门今晚精彩活动!
  • 课间操多了新花样(关注青少年体育)
  • “高颜值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被抖音平台封号无限期禁言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集体上涨 德国DAX30指数收涨0.67%
  • 柬学者展望柬中合作: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双方“钻石六边”将更牢固丨世界观
  • 上海车展罗伦士携手光峰科技:激光巨幕重塑豪华出行新典范
  • 开盘:美股周五开盘涨跌不一 市场聚焦关税与财报
  • 许晓征任深圳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 近万元一针的“高潮针”是“擦边球”还是“智商税”?
  • 商务部回应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多数来自经营主体实际需要”
  • 华润医药:华润博雅生物一季度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减少8.22%
  •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就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从所谓中国“代工厂”低价购买国际知名品牌事答记者问
  • 独家丨申万宏源研究所将迎来新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升任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