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航班延误致乘客被关舱内8小时,深航:能否下机依据机场安排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据媒体报道,4月24日,原计划于19:05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往青岛的深圳航空ZH9923航班出现延误,导致乘客在机舱内等待近8小时,直至次日凌晨3时11分才起飞。

一位女乘客在4月25日凌晨发布视频称,大家在封闭机舱内等待,不少人身体不适,期间没有实质性解决方案,空乘人员也未主动提供饮用水等服务。还有乘客质疑,既然天气不具备起飞条件,为何还让乘客登机。

对于上述消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于今日表示,4月24日晚ZH9923航班延误是因天气因素,但对机舱内情况并不了解。

深圳航空 *** 则回应称,航班延误是因暴雨等天气原因,直至次日凌晨3时11分才达到起飞条件。至于航班延误时乘客能否下机等待, *** 表示需依据机场整体指挥安排,会向公司反映并调查。

4月24日傍晚,深圳市气象台曾发布全市暴雨黄色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夜间到25日有大雨及局部暴雨,雨时伴有8级左右阵风。多个航班信息APP也显示,4月24日至25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因天气原因出现大面积延误。

据界面新闻查询,深航的《旅 *** 务承诺》规定,国内航班若因工程机务、航班计划、运输服务、机组人员四种属深航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延误8小时(含)以上,需补偿每位旅客人民币400元或者等额积分。此外,应向旅客提供餐饮、饮用水等基本服务,还需根据旅客需求,安排休息场所,协助旅客安排后续行程,如改签其他航班或办理退票等。

但若航班延误是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航空公司应及时、准确地向旅客告知航班延误的原因、预计起飞时间等信息,让旅客了解情况,避免旅客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焦虑和误解。此次深航该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大概率不在直接赔偿范畴。

雷雨季节,航班延误甚至被取消并不少见,但多数时候乘客会被安排在候机楼等待。此次事件的争议点则在于在机舱内等待时间过长,航空公司是否应担责?

交通部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曾就航班延误时的主体责任和权益保障做出规范,其中有提到,机坪延误期间,应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机上延误超过3个小时(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承运人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不过,由于机场和航班情况各不相同,此次事件中深航是否应履行上述规定,还要看具体调查结果而定。

  • “新澳资讯今日速递:晚间四不象热点追踪”
  • 探寻神秘生物——四不像正版与正版四不像的传奇故事
  • 香港金管局:香港金融市场顺畅稳健
  • 韵达涉嫌诈骗遭立案,4884个网点受多大影响?
  • 五矿地产:今年要确保债务“不爆雷”、交付“不烂尾”
  • 石油大亨、特朗普最大的业内捐款人之一誓言只购买美国制造的设备
  • 巴黎奥运后红土首秀落败,郑钦文止步马德里站次轮
  • 美国债市:国债全线上涨 受贸易局势和美联储降息前景提振
  • 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_2025年4月25日_财经新闻
  • 恒瑞医药一季报发布:营收、净利稳步增长,业绩持续向好发展
  • 以军承认误袭联合国设施,致1名工作人员死亡
  • 《今晚9点半,揭秘特马开奖背后的神秘面纱》
  • 11-13世纪的地中海贸易
  • 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 乐普医疗业绩跳水:药品营收腰斩介入业务独木难支 36.2亿商誉“雷”风险仍旧高悬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