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能源基金会邹骥:中国清洁电力发展面临两大核心瓶颈

  4月23日,由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和淡马锡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绿智未来”可持续发展全球挑战赛在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正式启动。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罗德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领导,以及 *** 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创平台、学术机构、非营利组织代表等20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能源基金会邹骥:中国清洁电力发展面临两大核心瓶颈
(图侵删)

  在以“加速气候创新:搭建资金桥梁,跨越创新死亡谷”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先生受邀出席并分享观点。

  邹骥分析了清洁电力技术面临的应用瓶颈问题。他指出:“任何技术都会遇到应用瓶颈,区别只在于瓶颈的大小。有些瓶颈可以快速克服,有些则需要更多努力。技术创新、投资回报的实现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克服这些瓶颈的过程。”

  他强调,中国清洁电力发展面临两大核心瓶颈:

  首先是电网瓶颈。目前中国国家电网风光发电占比约18.6%,而德国和加州电网这一比例都达到40%左右。邹骥分析道,“这20%的差距背后,既有技术瓶颈,更有体制机制、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方面的深层次瓶颈。”

  其次是宏观经济需求瓶颈。虽然中国用电量保持5%-7%的年增长,但绿电消费增速仍显不足。他以农村屋顶光伏为例说明:“我们给一个300平米的农家院子装上光伏后,农户实际用电量只占发电量的10%。不是不应该用,而是缺乏配套的用电设备——他们需要储能、热泵、电气化农机具等,但资金问题成为关键制约。”

  邹骥指出,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与其补贴光伏制造商,不如直接支持终端用户。比如通过长期国债等方式,帮助农户解决购买储能、热泵等设备的资本金问题。一旦打开需求端瓶颈,上游制造商的产能过剩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他表示,当前清洁电力发展面临的瓶颈,更多是社会经济和体制机制层面的。“技术瓶颈当然存在,但我相信在现阶段,绝大多数技术瓶颈都是可以突破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建立更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谢宁:南京银行过去一年的主要经营指标走出了“双U型曲线”
  • 美称中美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外交部:美方不要混淆视听
  • 洛阳原副市长收礼品消费卡,河南通报6起违反八项规定典型问题
  • 澳门高级内部VIP资料揭秘:揭秘澳门顶级娱乐场所的神秘面纱
  • 央行回应美债波动:单一市场、单一资产变动对我国外储影响总体有限
  • 股海导航_2025年4月25日_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卓越教育集团午前涨近4% 股价续刷上市新高
  • 金融大模型“挤水分”
  • 五粮液: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
  • 品牌运营商推出“购西凤酒抽雅迪电动车”,张周虎给予高度评价
  • “85后”潘欢欢已任河南中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
  • 应勇:以法治力量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央行副行长: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
  • 上海发布一组人事任免信息:钱晓、翁轶丛任市数据局副局长
  • 以军称若哈马斯不尽快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将发动“更激烈袭击”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