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15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如何向欧洲传播?《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发布

相比“西学东渐”, “东学西传”研究或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而通过文献,一条被长期忽视的文明动脉或可被证实:中国文化曾深度参与塑造现代世界的思想底色。

4月28日,“‘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规划项目”《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新书首发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4月28日上午,《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新书首发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师范大学 供图

《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是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整理编纂出版的大型文献丛书,是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179)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介绍,此次首发的《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以“经典西译”“学术文化”“游记纪实”三类文献展现了15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向欧洲传播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西方认识中国的文献依据。《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共115卷,收录文献77种,其中徐家汇藏书楼所藏文献67种。涉及文种有拉丁语、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出版地涵盖当时西方大部分主流国家和地区,本书以具体的文献展现了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面貌,揭示了16至19世纪400年间中国文化西传的历史轨迹,彰显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重大影响力,以及在现代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内页书影,茶树自然史。

事实上,这次系统性地整理、影印西文汉学文献,其价值远不止于让这批尘封的典籍“复活”,更在于它以全球史视野,重新锚定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的位置。四百多年前,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带着西方科学来到中国;而这部丛书则逆向溯源,以1480年《曼德维尔游记》对东方的浪漫想象为起点,到《论语》拉丁译本助燃欧洲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再到以《赵氏孤儿》为代表的18世纪欧洲的“中国戏剧热”,以及中国文学、历史、科技著作的西译和西方研究中国的书目的工具书等——用文献证实了一条被长期忽视的文明动脉:中国文化曾深度参与塑造现代世界的思想底色。

与会专家认为,上海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遗产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自明末以来,上海的徐光启作为“中西汇通之一人”,为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性格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因。六百年来,上海枕江滨海、中西交汇、得风气之先,是我国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收藏于上海各级文化机构的文献资源具体而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近年来,上海高校、图书馆、出版界日益重视中西文化交流研究,设立了与此相关的研究机构。

内页书影,汉文诗解。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东学西传”相比“西学东渐”研究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与国家所强调的加强文明互鉴研究、宣传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的整理出版将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加快构建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本书的整理出版将有助于化一为百,改善学者利用珍稀文献的基础条件,提高学术研究的保障性与便捷性。

上海师范大学介绍,《东学西传文献集成初编》是近年来上海规模更大的外文文献编纂出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积极交流,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是“文献挖掘-学术阐释-出版传播”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

  • 价值1600亿美元的诺和基金就关税战争发出投资警示
  • 降本拉高净利,营收增速仅1.9%!老白干酒开启“省钱模式”
  • 《二回六天好彩(944CC)综合文图:一场视觉与文字的盛宴》
  • 日本央行仍在坚守加息承诺?植田和男:还得看“特朗普关税”影响!
  • 巴基斯坦防长:巴印局势可能升级但不会爆发核战
  • 邦达亚洲:贸易忧虑有缓解迹象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
  • 澎湃回声|山东莱州、潍坊对“三无”拖拉机产销市场展开调查排查
  • 海丰国际控股薛明元谈海外实践:深度本土化、重视与本土合作伙伴的战略共赢
  • 加州经济规模超日本跻身全球前四
  • 西班牙大规模停电,多地现抢购潮:瓶装水一扫而空,部分超市限购
  • 航天科技集团质量技术部部长严泽想升任集团副总经理
  • 《2025精准资料免费大全1:助力您掌握未来趋势,开启成功之门!》
  • Young长江,不一样!武汉破圈世界文旅版图
  • 2025新政策:澳免费信息时代来临
  • 《4949澳?门?精准免费大全凤凰网9626:揭秘澳门旅游攻略宝典!》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