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扩内需迎来“强心剂”,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发行

记者 辛圆

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于4月24日开闸。

根据财政部安排,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计1.3万亿元,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共发行21期,发行时间从4月至10月。其中,4月24日将首发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将首发50年期特别国债。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长江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提到,对比2024年,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规模更大,增加了3000亿元,且从发行节奏来看,相较2024年5月17日首发提前近一个月时间,在前几个月的发行金额也整体高于去年同期,并预计较去年提早1个月完成全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

华创证券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高峰在5月和8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500亿元;其次是6月和9月,单月规模有望达到2200亿元;4月和7月发行规模或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10月发行接近尾声,规模可能较为有限。

在稳增长政策支撑下,一季度投资和消费表现较为亮眼。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8%,比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主要在于资金端的支持。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地方 *** 化债压力减小,基建投资由中央发力转变为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

另外,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较1-2月大幅上升1.9个百分点。累计来看,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对“两重”“两新”的支持范围扩围,除了继续形成大量的优质基础设施优化供给结构外,还将有力地促进设备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消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加大对重点支持领域的资金保障,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加快增长,为制造业结构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预计到二季度末,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较一季度末继续扩大。

 

 

  • 百度智能云将投入1000万元资金扶持合作伙伴
  • 直真科技:一季度股东户数下降7.70% 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新增两家外资股东
  • 为应对关税影响,爱马仕宣布在美国全线涨价
  • 百雀羚携手李昀锐,开启东方美学“活力”之旅
  • 轻舟货运飞船首次亮相初样试飞船计划今年首飞
  • 信用卡持续遇冷 ?交行、广发、民生年内已关停近30家信用卡异地机构,业内称一季度有银行"战略性撤退"
  • 新希望:2024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90.05%
  • 一周新车盘点 | 奥迪A6 Avant旅行车正式发布  一汽奔腾悦意03开启预售  
  • 660678王中王免费提供护栏,守护家园安全新选择
  • Meta、博思艾伦与英伟达、惠普企业合作开展 “太空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项目
  • 潘功胜: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金融体系保持稳健
  • 马斯克收购OpenAI受阻 质疑其发展方向
  • 羊晚V评|上午研发、下午测试!“机器人谷”的深圳速度是怎样炼成的?
  • 原油:WTI原油期货收涨 贸易谈判释放乐观信号
  • 澳大利亚2025年全面取消资料费:教育公平的里程碑
  • 关键词: